色迫聋病(消化性溃疡)诊疗指南

编号:
T/CMAM T22-2018
序号:
03
疾病名:
消化性溃疡
土家语:
Ser per longx zenx
注音:
色迫聋症
英文:
Ulcerative Colitis,UC
定义:

阅读书籍    定位到PDF页面

返回常见病诊疗指南列表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的修改单均不适应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进行研究并适时采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应用文件,其公开发布的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诊断要点
临床表现:
  1. 疼痛部位:十二指肠溃疡在上腹部或偏右,胃溃疡在上腹部偏左。
  2.  疼痛性质及时间:空腹痛、灼痛、胀痛、隐痛。十二指肠溃疡有空腹痛、夜间痛,进食可缓解。胃溃疡饭后半小时后痛,至下餐前缓解。
  3. 具有周期性和节律性,每年春秋季变化时发病。
  4. 诱因:饮食不当或精神紧张等。可伴有反酸、烧心、嗳气等消化不良症状。体征:上腹部压痛,幽门梗阻时可见胃型及胃蠕动波,溃疡穿孔时可有局限性或弥漫性腹膜炎体征。特殊类型的溃疡:包括幽门管溃疡、球后溃疡等,往往缺乏疼痛的节律性。极少数患者无症状。
辅助检查:
  1. 电子胃镜检查 内镜下分期表现为活动期(A1、A2)、愈合期(H1、H2)和瘢痕期(S1、S2)。
  2. X 线钡餐检查:气钡双重对比可以显示 X 线的直接征象(具有诊断意义的龛影)和间接征象(对诊断有参考价值的局部痉挛、激惹及十二指肠球部变形)。
  3.  幽门螺杆菌感染检查 如 HP 培养阳性,或组织学检查、快速尿素酶实验、13C(或 14C)尿素呼吸实验中任何二项阳性,可诊断为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
鉴别诊断
  1. 胃癌
  2. 胃泌素瘤
  3. 非甾体相关性溃疡
  4. 功能性消化不良
治疗方案及原则
辩证论治
热毒瘀阻证(杉格欸毒灭尔糯阿蒙)
解释:
易导致热性病证的毒气的统称。
主症:
胃脘灼辣,上腹胀,口干苦,大便不畅,恶心呕吐。
次症:
舌暗红,苔黄厚,脉滑数。摸诊:腹热,按压痛甚,口唇暗红。
舌相:
舌暗红,苔黄厚。
脉相:
脉滑数。
治法:
清热赶毒,去瘀止痛。
方药:

内服药: 胃痛 1 号方加减,方药如下:(炒制)百味连 10g、半枝莲 15g、洋桃根 15g,蛇舌草 20g、藤豆根 10g、鸡合皮 10g、一把伞 15g、对角芨 10g。

水煎,1 日 1 剂,分 2 次内服。

调理剂: 肥猪头 10g,血余炭 10g,鲜鸡蛋 1 个,茶油 10g。肥猪头焙干,研末,鸡蛋去壳,将 蛋清、蛋黄与上述两味药物拌匀,茶油放在锅中,用文火待油烧热后,再将调配好的鸡蛋放入锅中煎 熟,内服。

1 日 1 剂,分 2 次内服。

肚胃虚弱证(没色迫他司阿蒙)
主症:
腹痛隐隐,绵绵不休,喜温喜按。
次症:
空腹痛甚,得食则缓,劳累或受凉后发作或加重,泛吐清水,神疲纳呆,四肢倦怠,手足 不温,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虚弱。
舌相:
舌淡,苔白。
脉相:
脉虚弱。
治法:
补胃益肚,调气止痛。
方药:

内服药:胃痛 2 号方加减,方药如下:(蜜制)羊乌花根 12g 、金豹参 15g、枞苓 12g、云木香 8g、地雷 10g、鸡蛋壳 12g、(炒制)回精 10g、紫苏梗 10g。

水煎,1 日 1 剂,分 2 次内服。

气滞反酸证(是司停阿匹匹阿如阿蒙)
主症:
脘腹胀满,隐隐作痛。
次症:
嗳气频作,呕吐酸水。舌苔白厚,脉弦。
舌相:
舌苔白厚。
脉相:
脉弦。
治法:
赶气止痛,和胃止酸。
方药:

内服药:胃痛 3 号方加减服,方药如下:隔山消(Kux zax tanx bor xiaox)12g、金珠怀蛋 15g、 大血通 10g、大木香 8g、熟油子 10g、小杆子根 10g、满山香 72g、墨鱼骨(姜汁炒)15g、川楝子 10g。

水煎,1 日 1 剂,分 2 次内服。

其他疗法
分型分期说明:

土家医分型 按照土家医“看、问、脉、摸”四诊法,根据临床症状、腹症、舌脉象,将烂胃病分为三类:热毒瘀阻证、肚胃虚弱证及气滞反酸证。